传三家车企向欧盟提出单独价格承诺方案?上汽集团、吉利集团发声,从未进行过单独沟通和谈判
10月31日消息针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引发的舆论争议,上汽集团、吉利集团紧急发声回应。
上汽集团表示“近日部分媒体发布报道,援引欧盟单方面披露的‘反补贴调查终裁报告’观点称,上汽集团单独与欧委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经上汽集团内部自查,并与国家相关权威部门沟通确认,上述报道内容严重背离事实,纯属造谣。”在欧盟反补贴调查案中,上汽集团始终是中国机电商会“价格承诺方案”的主要参与方,从未与欧委会就上汽方案进行过单独沟通和谈判。
随后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声明称,吉利集团(包括但不限于旗下沃尔沃、smart等品牌)始终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指导下推进谈判工作,吉利提交方案均送机电商会备案,从未私自与欧委会单独进行沟通谈判。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吉利集团全程参与了机电商会在布鲁塞尔与欧委会就行业方案展开的磋商会谈。
吉利集团强调磋商会谈期间,欧委会主动接触吉利旗下品牌,吉利以大局为重,拒绝和欧委会单独沟通。针对网络上出现的歪曲污蔑报道,如不停止,吉利将坚决采取法律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法律责任,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良好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新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在10月29日发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报告。欧盟将从10月30日开始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正式反补贴关税,期限为五年。上述报告同时披露,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下属smart汽车有限公司和沃尔沃汽车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提出了单独价格承诺方案。
价格承诺是指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确定一个都可以接受的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最低出口价格,出口商承诺其出口价格不低于这个数字。其是加征关税的替代选项。它具体指,在华生产并向欧盟出口电动汽车的中国和外资车企提高产品售价,同时限制出口数量,保护欧盟汽车产业不受冲击。
此前,中欧双方就价格承诺方案进行多轮谈判,但是仍未达成共识。
据玉渊潭天在10月23日的报道中指出,欧方在谈判过程中,采用“阴阳手段”,试图绕开中国政府与个别企业单独谈判,还在用其他手段,试图拖延谈判。
10月25日,欧委会在有关中欧举行视频会谈的新闻中表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欧委会有权与参与调查的不同企业商谈价格承诺,与中国机电商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并不排斥其他企业单独与欧方商谈价格承诺。
10月2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注意到上述信息。10月25日,王文涛部长与欧委会东布罗夫斯基斯执行副主席的视频会谈中,中方已明确表示,中国机电商会获得不同类型中国企业的充分授权,提出了代表行业整体立场的价格承诺方案,中欧双方已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轮磋商,付出艰苦努力,取得一定进展。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如欧方在与中方磋商的同时,又与部分企业单独进行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彼此信任,干扰磋商整体进程,也将给价格承诺协议的后续执行和监管增加更多行政成本。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目前,双方已开启下一阶段磋商,中方希望双方按照现有框架,在前期磋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
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公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税率在17.8%至45.3%不等。相关决定于当地时间29日晚些时候在《欧盟官方公报》公布,反补贴税于30日起正式实施。被抽样的中国出口生产商将被征收以下反补贴税:比亚迪17.0%、吉利18.8%、上汽集团35.3%,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在提出个别审查请求后,特斯拉将被征收7.8%的关税。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将被征收35.3%的关税。
10月30日,中国机电商会针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发布声明指出,欧委会并未在终裁公告中纠正之前的诸多错误认定,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背离规则和以往实践进行抽样带来的底层代表性问题,也未对欧盟产业损害指标进行客观分析,因果关系依然存在错误认定。欧委会作出的不公正不合理不客观的认定,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和欧盟反补贴相关规则。
中国机电商会透露,终裁披露后,在12家电动汽车企业授权下,中国机电商会按照本案调查程序要求,于今年8月24日代表企业向欧委会提交价格承诺方案。自9月20日起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的核心关切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中国机电商会表示,目前中欧双方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新一阶段磋商, 期待欧方展现对磋商的最大诚意,按照“务实、平衡”原则,尽快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发现基金)
-
漂亮50在这个6年的熊市中,整体下跌了23%,跑输市场15%。...[详细]
-
后续加入的其他投资者(LPs)包括为智能手机制造芯片的高通公司、以代工iPhone而闻名的富士康公司、甲骨文公司董事会主席埃里森以及苹果公司。...[详细]
-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未来3—5年内,中国的共享经济会达到全球第一。...[详细]
-
所以对于欧美来说,这种规模化的知识付费的形式,既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全新的机会。...[详细]
-
但是这种模式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目前不太清楚,这是财经媒体的模式。...[详细]
-
近几年网红经济大行其道,各行各业开始不断出现“网红”人物。...[详细]
-
“新能源的里程数一直在增加,从之前150公里到现在的300公里,未来还会逐渐变得更长。...[详细]
-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广告位。...[详细]
-
另一方面许多传统行业都在面临新兴科技行业的颠覆,人们在思考:假如这个行业衰落或者企业倒闭了,我还可以去哪儿?我的价值如何获得提升? 年轻化与裁员潮:中年专业人士离开组织成为自由人或成为趋势 另...[详细]
-
到了1972年的时候,“漂亮50”的估值都到了所谓的市梦率。...[详细]